信息核心

钕鐵硼 | 迎來電動船舶擴展新階段的改革紅利


       產業前沿訊,擴展電動船舶不僅能夠減少空氣和水體汙染,也能提升船舶製造業的景氣度,钕鐵硼的需求也能得以提升。氣候變化是關乎人類未來生存的大事,因此會有國際氣候大會的全球聚首、共同製定碳排放規則,並強調擴展環保經濟、節能經濟和清潔能源的利用。擴展電動船舶不僅能夠減少空氣和水體汙染,也能提升船舶製造業的景氣度,钕鐵硼的需求也能得以提升。
 
       中國在探索和擴展電動船舶
       傳統柴油機船舶在行駛過程中不僅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造成大氣汙染,而且還帶來水體汙染。目前,許多製造傳統船舶的産業正在研製電動船舶,不少製造陸地電動車輛的産業也開始進軍電動船舶範圍,也有多地將船舶“新能源化”改造作為重要探索方向。
       上海瑞華集團參考的500噸級貨船以超級電容加動力锂電池(簡稱“雙電”)為儲能系統,航速可達8-10公裏/小時,充滿電之後航行時間長達50小時。據展現,與傳統柴油驅動船舶相比,在每天行駛100公裏以上的情況下,純電動船的使用成本可以降低10%左右。
       由浙江省湖州市港航局申報的新能源純電動船舶科技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項目已立項研究。該項目全稱為“新能源純電動(超級電容+锂電池)推進系統在千噸級以下內河船舶應用技藝研究”。項目擬解決內河大噸位船舶采用純電動推進系統所需求的長航程、大動力、高壽命等技藝難題,在貨船、客船、管理用艇上采用超級電容加動力锂電池的儲能技藝,研究應用電容與電池的智能耦合技藝,以充分發揮和利用超級電容的功率優勢和動力锂電池的容量優勢。浙江紹興市電動旅遊客船增至11艘,該市港航管理局有關人士說船舶采用電力推動將是今後船舶清潔能源應用的一個主推方向。
       此外,有消息稱,上海市相關工業部門也已經成立了有關新能源雙電船在內河運用的相關工作小組。
       在安徽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王宇靖提案《打造電動船產業鏈——我省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機遇、新亮點》,提出搶在有競爭力的上海,武漢,重慶,四川之前完成可行性方案,並爭取中央在財力與政策上的幫助。同時組織四城共擔;出臺扶持政策,大力吸引民間投資資本;撬動廠企及高校科研單位的科研力量;積極探索軍地合作的科研力量,促成電動船舶產業鏈的升級換代。
 
       中車永磁電機簽單電動船舶
       據報道,中車株洲電機公司成功獲簽永磁同步牽引電機系統采購合同(其中包括80kW永磁同步牽引電機及配套變頻器),達成船舶電力驅動範圍重大突破,開啟了該公司永磁牽引技藝在電動船舶這一全新範圍的新征程。
    據合同顧客方展現,與傳統柴油驅動船舶相比,在每天行駛100公裏以上的情況下,使用中車株洲電機公司供應的永磁牽引電機後,油電混合驅動船舶的使用成本可以降低10%以上,汙染物排放量更是大幅減少,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廣泛應用於內河航運、景區遊覽、港口及輪渡等範圍。
 
       钕鐵硼電機於船舶應用優勢
       相關技藝研究表明,采用钕鐵硼磁材簡化了電機的結構,提高了可靠性,又沒有轉子銅耗,提高電機的效率。
       由於采用了永磁材料磁極,磁能積高,可得較高的氣隙磁通密度,因此容量相同的電動機體積小,重量輕;轉子沒有銅耗和鐵耗,又沒有集電環和電刷的摩擦損耗,運行的效率高氣隙磁場主要或全部由轉子磁場供應,功率密度大,功率因數高;轉動慣量小,允許脈沖轉矩大,可獲得較高的加速度,變化性能好;結構簡單緊湊,運行可靠,維持方便,壽命長。
       參考某機構的研究數據,電動船舶市場,包括水上及水下,將從2013年的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4億元)快速增長到2024年的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3.1億元)。隨着大功率純電動船舶越來越可行,電動舷外發動機市場容量將增長至3倍。
       產業前沿認為,中車是代表中國製造能力的領軍産業,中車株洲電機公司的永磁同步牽引電機系統成功進入電動船舶範圍,不僅是這個公司的業務進步,也代表着工業的進步和擴展,也可以認為電動船舶工業擴展跨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意味着钕鐵硼産業迎來了新的改革紅利。
位置
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麗浦路99號
聯絡方式
Tel:800 857 4650
話機:+86(0)574 8650 3108
傳真:+86(0)574 8650 3109